close

不直接治肝,也能改善肝病!一名B型肝炎患者每天工作 12小時,三不五時便感冒,同時患有十二指 腸潰瘍、過敏性鼻炎,而鼻子不通睡不好,疲累 不堪,日前因而求診中醫。中醫師從感冒開始治療,接 著處理其鼻炎及腸胃問題,等到呼吸、消化系統改善後 ,檢查B型肝炎病毒量,竟然也跟著大幅下降,代表肝病明顯改善。


收治患者的中醫肝病醫學會醫師顏聰明指出,其實這是中醫特有的五行觀念,每 一臟腑都有連動關係,中醫認為鼻不通是肺系統狀況不佳,治肺則補腎水,腎水 足則肝獲得滋養,進而改善肝病,這類治法稱為「隔一之治、隔二之治」。


顏聰明表示,病患原本的B型肝炎病毒量逾12萬copy/ml,等到鼻塞與腸胃系 統功能改善,囑咐患者檢查後,發現其病毒量剩下3萬多copy/ml,顯示病情大 幅改善。醫師指出,病患很驚訝,認為所服用的處方用於改善鼻病與腸胃,似乎 還沒開始治療肝病。對此,顏聰明指出,中醫治療看整體,注意臟腑的連動關係, 所以改善整體健康後。身體對抗肝病的能力自然獲得加強。


salsa 有些肝病患者到了診間,最明顯的外部症狀竟是眨眼睛!中醫肝病醫學會醫師顏 聰明指出,如果不是眼部本身問題,往往就是作息不正常,加上肝健康不佳,身體狀況有異,導致眼睛乾澀,才會一直眨眼。


中醫師顏聰明表示,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,眼睛乾澀無水,就是肝腎陰虛表現; 陰虛也可部分解釋為缺乏水或滋養滋潤物質,所以肝病患者經常猛眨眼,一點也不奇怪。


臨床上這類患者多口乾、舌質紅偏乾有裂紋。醫師指出,這類患者脈弦而細數, 且容易心煩難入睡。常會有眩暈、耳鳴、失眠、多夢、健忘,腰膝痠軟。還伴有 五心煩熱(胸口及手足心煩熱),治療可用六味地黃丸為主方,配合其他藥材加 減。用藥時可以中醫辨證配合生化指標的化驗,靈活使用處方。
中醫師顏聰明提醒,生活作息往往影響肝炎病患治療的順利程度,作息改善後,治療速度可望加快與療效也較易顯現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阿英 的頭像
    阿英

    平安中醫

    阿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